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是成事之道,发展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无论是什么人,如果缺乏勇气、志气和锐气,没有干劲,总是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怕苦怕难,那就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干不成。
邓小平曾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一股子气”就是“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就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气概;就是“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干劲;就是“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品质。当前有的党员干部缺乏“闯”的精神,缺乏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和激情,习惯于固守老观念、老经验干工作。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些现象,就需要那“一股子气”,一股“永坐前排”的勇气、“居弱图强”的志气、“敢于担当”的锐气。
一股“永坐前排”的勇气。一位哲人曾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永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永坐前排”,顾名思义,就是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把事情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勇争一流。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人却总是不多。“永坐前排”激发的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要有这种“永坐前排”的勇气和“见红旗就扛”的精气神,有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摒弃自甘落后、甘居人后的心态,干什么事都有一股争先进位的劲头和勇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与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永坐前排”是一种勇气和胆识,改革发展需要这种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敢拼、敢抢、敢争的勇气。
一股“居弱图强”的志气。古人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志气是不甘落后,力求达到一定目的和目标的决心和勇气,是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有谚语云:“天上无云不下雨,人无志气事不成”,一个人有志气,就会变成一种追求,变成一股力量,变成一颗干事的恒心,这样就会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甚至一事无成。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地方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需要有突破一切束缚带领人民群众发展的志气。立志方知用功方向,面对贫困落后的环境,应有实干创业的志气;面对复杂困难的形势,应有攻坚克难的志气;面对经济发展的风险,应有勇于担当的志气。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只有心存志气,才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也唯有具备这样志气的干部,才能敢做事、干成事。
一股“敢于担当”的锐气。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锐气,是一股“敢入虎穴,才得虎子”的敢劲,是一股“明知牙齿痛,偏啃硬骨头”的狠劲,是一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勇劲,更是一种“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当对党员干部既是一种政治责任,又是一种胆识气魄,更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要把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作为人生修为和为官从政的时代课题来回答与践行。担当就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就是一种不怕困难,能担事的劲,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这样的锐气,需要这一股子“担当”劲,一股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势,展现的是一种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工作韧劲。有锐气,敢担当,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俗话说:鸟有自己的天空,树有自己的土地,叶有自己的眷恋,河有自己的流向,公仆有自己的使命。公仆的使命,就是以干为先,以“永坐前排”的勇气、“居弱图强”的志气、“敢于担当”的锐气,勇敢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勇敢前进。(朱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