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区纪委驻农林水利围垦局纪检组针对近年来农林水利围垦局工程建设项目多、财政资金投入多、廉政风险隐患多的特点,从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入手,创新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大力推行“列出个体化风险清单、开设个性化防控处方、实行动态化风险管控”的“三化”管理模式,有效抓早抓小,扎牢廉政风险防控“篱笆”。
列出个体化风险清单。针对局人事岗位变动,区分重点岗位、廉政工作内容、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四个类别,围绕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节点,重新梳理列出30个重要岗位、重点科室73个风险点清单,进一步完善相关防控措施,汇总出台《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重点岗位廉政风险内容及防范措施》,实现超前预防、全程监管、预警防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开设个性化防控处方。在查找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纪检组在按照“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位,责任落到人”的要求,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进行逐一分析,“对症下药”。针对领导干部可能出现的大额资金安排、工程投标、临时用工等方面的廉政风险,制定集体研究、公开招标、接受监督等个性化的防控处方。针对重点岗位人员可能存在的审批、管理环节及履责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采取严格财务、人事等审批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等个性化“处方”,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实行动态化风险管控。坚持“抓早抓小”的原则,构建预测、预警、预报廉政风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针对风险防控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廉政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实现对廉政风险的动态管控,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的常态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