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3年2月12日 星期日    
        首  页 要闻动态 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监督曝光党建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既要"拔烂树",更要"护森林" 实践好"四种形态"述评

        来源:         发布时间:2016/6/16 9:29:03     点击量:843

            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全面”和“从严”。这就要实现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监督的全覆盖,用纪律管住8800万党员,而不仅仅是惩处“极极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党员干部。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提出,是加强纪律建设的重大创新,是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就是要通过有效管用的方式,贯彻落实“全面”和“从严”两个方面的要求。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当前,有的地方在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把全面从严治党等同于反腐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

          “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的倾向依然存在

          “对1105人进行谈话函询,作出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3510人,党纪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2720人,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456人。”这是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去年坚持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所交出的成绩单,“四种形态”的运用清晰可见。

          如今,很多地方正在积极理解、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要彻底扭转过去“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以法代纪”的倾向,绝非易事。

          “从日常调研的情况看,一些纪检监察干部仍然存在‘违纪只是小节、贪腐才立案审查’的思维惯性,查办贪腐案件的工作主动性和业务能力较强,而运用抓早抓小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一般性违纪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这与‘四种形态’的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表示。

          在监督执纪实践中,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的存在思维惯性,满脑子仍是线索和案件,忽视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对党员干部违反纪律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

          有的存在工作惯性,只重视大案要案,一味追求涉案金额,而忽视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等问题的审查;

          有的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对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的查处中,客观上导致纪检监察室没有力量投入监督执纪问责和抓早抓小工作;
          ……

          对此,浙江省嵊州市监察局副局长尹玲英认为,只重视查办大案要案,而忽视日常监督执纪,就容易使苗头性、倾向性的小问题逐渐发展成大问题,从而导致“不出事都是‘好同志’,一出事皆成‘阶下囚’”的现象。

          惯性背后或存人情考量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大量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可以发现,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开始,且发展轨迹大同小异:先从出现违纪苗头到逐步越过纪律底线,之后又从一般违纪发展到严重违纪,最后演变为违法犯罪。

          认识了这个规律,便不难理解“纪在法前、纪法分开”的重要性,也就理解了“四种形态”的要义:监督执纪就是要从“小节”抓起,严明党的纪律,防止党员干部带病往前走,把“好同志”到“阶下囚”中间这个曾经组织不管、纪律不管的“地带”改造成“带电”的“缓冲区”。

          其实,“抓早抓小”的道理并不深奥,也不复杂,缘何实践中还存在着“敢于得罪犯了‘大事’的,不愿得罪犯了‘小事’的”现象?

          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表示,监督执纪“抓大放小”的背后或许存在这样的心理:那些犯了“大事”的是要“进去的”,办完了案不再见面,何况是性质严重、板上钉钉的大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而那些犯了“小事”的,总归还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自己人”,红脸较真之后很可能会结下“梁子”,抹不开情面。

          “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不愿得罪人,可能是出于某些顾虑。”湖北省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正祥说,“他们会担心,对某个干部进行咬耳扯袖或给予党纪轻处分后,会影响相处。另外,如果这个红过脸的干部今后被提拔了,会不会对自己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人非草木,要在实际工作中彻底抛开人情因素,确实不容易。越到基层,面临的人情困扰也越大。一些地方的纪检监察干部和其他单位的干部在一个楼里办公、一个食堂吃饭,甚至一个小区居住,在监督执纪的过程中就容易受到人情因素困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麻清源告诉记者。

          千钧重任唯“担当”二字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而只盯着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问题,却对众多违反纪律的“小节”放任不管,实际上是把纪律防线退到了法律底线上,这与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要求格格不入,与“四种形态”的要求和目标背道而驰。

          习惯当“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往大了说,就是辜负党赋予的职责使命,辜负人民的信赖期待;往小了说,放任干部由小问题一步步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深渊,也是对那些干部的不负责任。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既要“拔烂树”,更要“护森林”,履行好管党治党的职责。

          “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仅仅是纪委的工作,更是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级党委要态度坚决,注重日常、抓早抓小,形成管党治党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重庆市巴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何永革表示。

          “尽管有人情关的干扰,但我们干纪检的就是要敢担当,不怕得罪人!”麻清源告诉记者,此前当地群众举报有干部上班期间在酒店打牌,区纪委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看到停在楼下的车辆,就知道楼上是熟人,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拎着摄像机就上去,记录下了有关情况。最终这几名干部受到了党内警告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周泽民表示,各级纪委内设纪检监察室要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既坚决拔除“烂树”,又管护好“森林”,监督检查所联系地方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日常情况,督促落实“两个责任”。“同时,要调整优化纪检监察工作成果指标体系,把开展函询谈话、处理一般违纪问题、为干部澄清事实等体现抓早抓小实际成效的工作成果纳入考核范围,优化‘指挥棒’,积极发挥考评对运用‘四种形态’的导向作用。”


        本站第 位访者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01502号 技术支持:网乐科技
        中共舟山市普陀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舟山市普陀区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舟山市普陀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舟山市普陀区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