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指出:“必须立刻使整个无产阶级用步枪、马枪、火炮和弹药武装起来,组成由他们自己选出的指挥员指挥的独立军团,或是组成无产阶级近卫军。这就是无产阶级及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即将爆发的起义中和起义后所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战争和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无产阶级及一切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进行革命武装斗争的指南,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石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队是国家为了进攻或防御而维持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是国家和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工具。恩格斯最初曾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不需要常规军,胜利后的无产阶级建立既能工作又能作战的国民军即可,“一旦发生战争(当然这种战争只能是对付那些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的),这个社会的成员一定会保卫真正的祖国、真正的家园,因此他们将精神焕发、坚毅勇敢作战,使受过机械化训练的现代军队也要望风披靡”。但在总结1848—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教训后,恩格斯认识到仅靠国民军不够。在《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条件与前景》中,他明确指出,“革命武装力量应该由担任国内勤务的城市无产阶级自卫军和可靠的乡村农民自卫军,以及抵抗侵略的正规军两个部分构成”。
无产阶级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国家不受侵犯,必须建立一支自己的革命军队,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并当家做主的根本需要。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马克思对此高度关注。为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他撰写了《法兰西内战》,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无产阶级军队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中的重要性,论证了用人民武装取代资产阶级常备军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在军事上的原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大军”。
19世纪末,列宁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战争与军队的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发动了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列宁基于当时的危急状况,指出:“没有什么比红军还重要。始终把军队问题放在第一位,是当前每一个组织都应该做到的。”列宁认为,扞卫新生苏维埃政权需要红军,与国外反动势力抗衡需要红军,进行和平建设更需要红军。“要竭尽全力以求最快地发展国家的经济,加强国防力量,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军队。”“当我们已成为开始组织社会主义和统治阶级的代表时,我们就要求一切人严肃对待国防。”三年时间,苏维埃红军成功抵挡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颠覆与干涉。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在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武装斗争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历史生动说明,继承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于结合实际,并在运用中进行创造。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党指挥枪”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1950年,毛泽东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事实证明,一路走来的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确立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强军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拦路虎”“绊脚石”,必须坚定信心,久久为功,勇毅前行。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铸牢军魂,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永远保持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大力弘扬敢打必胜的精神品质,始终保持昂扬的革命斗志。
坚持军事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刻把握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大势和现代战争形态新变化,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强大军队建设。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创新机制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通道。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提供有力支撑。(毛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