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道头于复地之外,筑东西塘于海浪之前”。海塘即海堤,是海岸地区为防海潮泛滥、风浪侵袭而修筑的一种用来阻挡海水的建筑物。东横塘和西横塘,是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渔港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两条海塘,由清朝官员缪燧主持筑造。
缪燧像
缪燧(1649年-1716年),字雯曜,号蓉浦,江苏常州江阴人。16岁以贡生资格入国子监。46岁任定海知县(沈家门时属定海县),在任长达22年,其间他筑塘复垦,官设津渡;劝学兴教,重商通贸;减赋免税,清廉不欺。尤以筑塘为民、清廉不欺为后人所称颂。
缪燧筑塘奠定了沈家门世界群众性渔港的地位,图为渔港现景
沈家门自古山多林稀,滩广地瘠,一代代的渔农民通过由里及外,一道一道的筑塘围海,扩大岛居之地,诸如元初的沈家门渡、明初的司湾塘、清初的陈家塘和缪家塘等。时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颁布“展海令”,沈家门百废俱兴,千舟云集,万户聚居,经济迅猛发展,渔业速成主流。然而面对300年的明朝水寨,滩涂涨起,船舶外延,古渡淤塞,老塘废弃,渔业生产、渔民生活环境日趋恶化,生产关系亦日趋不适。
20世纪初,沈家门渐成中国乃至远东最享盛名的渔业重镇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缪燧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拨下官银,先后在沈家门修建起东横塘和西横塘,并将两塘连接。自此,沈家门以塘崛起,大塘内外,海物错杂,道头上下,贩客麇至,商贾衍生,渔港渐成,为沈家门成为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奠定了基础,缪燧居功至伟。
清康熙年间,缪燧在任时建造的茅洋契门,用于阻挡海水入侵
清时的沈家门,距离城关定海60里,山路崎岖,没有通途大道。县官出巡,本应四抬大轿、鸣锣开道,而缪燧不骑马、不坐轿、不张扬、不扰民,自带干粮,每每步履至沈。不仅如此,缪燧在东西横塘开筑之前,亲自实地勘察地形。在海塘开筑之后,他更是草鞋上阵,亲挑泥巴,亲临督工,从头至尾冲锋在前,他敢于担当、勤政为民的口碑在沈家门传颂至今。
解放后,沈家门渐成综合性港口,成为亚洲“东方渔都”
据《知县缪燧》记载,修筑普陀展茅海塘时,缪燧与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十日有余,而民不知,后来百姓为了纪念他,把这条海塘命名为“缪公塘”;在修筑榭浦海塘时,缪燧身着粗装,隐姓埋名,混在民工堆里,和大家一同劳作。直到他脚扭伤了,衙役请来郎中为他治伤,才得知其身份,乡民敬佩万分,纷纷称缪燧为“筑塘老爷”。据载,舟山任内缪燧带头修筑海塘二万五千五百六十丈, 修复碶门一百余所,挖河几十条,掘井几百眼,复垦农田数万亩。
两袖清风品自高,高风亮节人自敬。缪燧为官,治县利民,深受百姓爱戴。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生员黄灏等人为缪燧修建功德生祠,缪燧以为不妥,坚辞不受。在他的坚持下,众人只能将祠改为书院,称为“文昌书院”,作为文人学士读书治学场所,后人以缪燧号将书院改名为“蓉浦书院”。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缪燧逝于浙江镇海任所,临终不言私,只言县事及义学田亩,只留“事可对君父,心无累子孙,此乃余署定海之座右铭,平生无他,惟不欺二字而已” 于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