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读史,每每被一些优秀历史人物的宽大度量所感动。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记载了郗超荐贤的故事。郗超与谢玄素来不善。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郗超虽然与谢玄有矛盾,但“不以爱憎打击有才之人”,使得谢玄挂帅成功,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郗超的言行,彰显了魏晋风度,也体现出博大胸襟。
人无完人,都不可避免会与他人有磕磕绊绊的事情。然而,在大义和原则面前,决不能让私心私怨左右,必须具有大气度、大胸怀。
公义面前,最能读出一个人的气量和度量。据载,三国时东吴的芜湖令徐盛曾逮捕了蒋钦的属吏,并上表将这一属吏斩首,两人由此产生了不愉快。然而,蒋钦后来多次称赞徐盛的优点。有人问之,蒋钦回答:“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今大事未定,臣当助国求才,岂敢挟私恨以蔽贤乎。”蒋钦分得很清楚,私恨归私恨,公义归公义。在国家利益面前,私恨算不了什么。为官做人,都当有这样的雅量及大度。否则,人才若真的被埋没,对国对己都没有好处。
公义为上,私怨不计,这是很多有识之士的选择。狄仁杰和娄师德同为相,狄公屡屡排斥师德。后来,狄仁杰得到重用后一打听,原来是娄师德推荐了他。狄仁杰不禁叹服,“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故事背后讲述着这样的道理:为官者当以国之事为重,宽宏大度,成人之美。只有具备宽阔的胸襟,才不会让私怨私利蒙蔽双眼,才能举公义、行公道、守公平。倘若报复心重、斤斤计较,总想拉人下马、给人穿小鞋,不仅难以让优秀人才辈出,也难以让公平正义彰显。
破除私心私欲,成全公平正义。共产党人向来都倡导团结,倡导公心,倡导为天下谋,倡导五湖四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在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上为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作出了表率。
古人云,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作风问题从来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私心太重,影响了公平正义的选择。有的在选人用人上,不看推荐对象的整体表现,凡是反对过自己的人一律不用;有的在立功受奖上,不看别人的功劳如何、贡献如何,只考虑与自己亲近的人;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看不顺眼或得罪过自己的人“使绊子”,等等。类似这样的做法,既损害了公平正义,也反映出极个别人的小气量、小心眼。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要求每名党员干部有大视野、大胸襟、大度量。凡事以公道为上,以党的事业为重,自觉摒弃个人私怨,把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把公平正义的导向立起来,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功绩。(金国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