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纪律,是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总和,是规范党员言行的基本尺度。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坚持高标准管党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划出了党员不可逾越的红线,给党员如何自由行动提供了操作指南。
遵守或不遵守党的纪律,是关乎一名党员政治信仰是否坚定的问题。如果政治信仰坚定了,就会自觉积极遵守《条例》规定的各项纪律。《条例》用了第六章整整26条,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若干种行为作出了纪律处分的规定,每一条都规定了开除党籍处分的情节,足以说明党对严重违纪行为是不能容忍的,也说明了党员如果连基本的政治信仰都迷失了、背离了,做出违反党的纪律的言行,那就不是合格的党员,就会失去党员的资格。
党纪固信仰,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严守党的纪律,保持政治上清醒,才能不忘初心,才能固守对党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保持政治上清醒,就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要把纪律和规矩意识“立起来”,以唤醒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章党规意识,深刻学习领会党章党规的实质;要把纪律和规矩责任“扛起来”,而不是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要把纪律和规矩的笼子“扎起来”,把纪律和规矩执行“严起来”。在党内,没有一位特殊党员,没有谁可以下不为例,“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只有敢于较真碰硬,才会收到实效。信仰一词,应与坚定相依。
党纪固信仰,不踩纪律红线。纪律是党员成事之必需。“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守党纪固信仰,就要严守纪律;就要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利,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严格约束自己,守住“底线”、不踩“红线”、远离“高压线”;就要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交,自觉做到执行规矩、制度、纪律不走样儿;就要自觉做到“人前人后”“台上台下”“领导在场不在场”“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儿。信仰一词,应与纪律相偎。
党纪固信仰,勇于担当作为。空谈信仰,你永远也找不到信仰。勇于担当作为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党员坚守廉洁奉公,是把对党的信仰赋予实际的正确途径。“对党忠诚最终要体现到担当作为上。”担当是对党最大的忠诚,这种忠诚表现在“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挑战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不和稀泥、不装聋作哑、不偷懒耍滑、不推诿扯皮、不怕得罪人”。共产党人的担当,贵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信仰一词,应与不忠相悖。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以服务群众为己任,真情关心,真情服务,严守党的群众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一流的业绩,为实现新常态下乡镇医疗服务新发展再立新功。(普陀区桃花镇中心卫生院 许玉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