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龙舟竞渡飒爽,粽叶小囊飘香,艾叶菖蒲处处忙。
粽子,古称“角黍”、“筒粽”,端午吃粽的习俗传说源于屈子含恨的纵身一跃,百姓怕江里鱼虾吃了他的身体,纷纷拿来家中米团投入江中,演变至今成了五月五吃粽子。
(虾峙镇:共度端午节,香粽暖人心)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一边是缓缓讲述老习俗、耐心教导姑娘小伙包粽子的老人,一边是磨拳霍霍、跃跃欲试的青年,虾峙镇敬老院里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香囊,有着“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的美丽传说,也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民俗土方。
(区纪委驻卫计局纪检组:东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端午•送香囊”)
艾叶、山柰、白芷、石菖蒲……多种中草药被医务人员装进锦囊,气味芳香,辟秽驱虫。工作人员一边将小香囊送到前来就诊的患者手中,一边娓娓讲述中医药理常识。
(区纪委驻法院纪检组:绷紧“四风”弦,清廉过佳节)
抬头仰望,粉底黑字的廉语纸条,坠着精致小巧的香囊锦袋,串挂窗前。“端午快到了,这些小香囊一挂,单位里瞬间有了节味,粉色的廉语纸条让人更有亲近感,这种廉政因子和风俗人情的融合,清雅脱俗。”青年干警小郑扶着纸条腼腆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