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可以重温总书记对反腐败工作的谆谆教导;在这里,我们可以细读《准则》《条例》的具体条款;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我区这几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具体案例;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中国优秀家规家训。作为一名党员,经常来这里看看,就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年前,普陀区东港街道一位参加工作才几年的年轻党员干部在参观了该区警示教育基地后,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普陀区这几年全面推进纪律教育后,收到的来自基层干部的积极回应。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纪律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普陀区积极创新思路举措,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季”教育活动,将纪律教育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向普通干部贴近。
“我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抛到了脑后,违规组织公款旅游,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前不久,《反腐败导刊》刊登了普陀舟渔供销合作社主任组织公款旅游的违纪案件,普陀区纪委宣教室第一时间将该刊物下发,促全区各地各单位以案为鉴,以“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
这几年,普陀区十分重视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注重用身边案例来警示教育身边的党员干部,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刊印下发《忏悔录》,选取的案例全都是该区查处的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
这些“活教材”及时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虽然履新近一年了,自贸区普陀综合事务局副局长杨宏辉至今还记忆犹新,去年,他和妻子共同参加了该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共同组织的新任领导干部及家属集体廉政教育,活动中该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讲案例、作提醒,要求履新干部守住廉政底线、干部家属要吹好“枕边”廉洁风。
“这些案例中的干部,基本都是自己熟悉的,这对我们的触动很大。作为新提拔的干部,在做出优秀工作业绩的同时,更要加强纪律意识,前车之鉴,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在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后,杨宏辉深有感触地表示。
普陀区纪委还将警示教育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形态结合起来,对存在违纪苗头问题或轻微违纪行为的党员干部提醒约谈,警示谈话,促进党员干部及时改正,达到治“未”病、治“小”病的目的。
“以前总觉得纪律教育就是说些大道理,讲些老远的大案例,就像是听故事,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现在不一样了,讲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细微的小错,说的都是具体的条款。”一位多次接受纪律教育后的渔农村干部说。
据介绍,2017年,普陀区专题组织开展了“党内法规学习季”教育活动,除完成了一次党内法规专题学习、一次“一把手”访谈,一次新任干部集中廉政谈话,一堂新任村干部党纪课,一次“从心认识”党纪座谈会、一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六个规定动作外,还积极鼓励全区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搞活纪律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效果。
“今年,我区还将组织开展渔农村党员干部纪律教育基层行活动,把纪律教育进一步挺在前面,真正体现关口前移、抓早抓小,让基层党员干部学得懂、记得住、会遵守,让纪律规矩更加深入人心。”谈起2018年的纪律教育工作,该区纪委宣教室主任邬少华对此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