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普陀里湾山塘综合整治工程的项目工程部外墙上,看到了一块醒目的“廉政监督牌”。上面除了项目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内容外,还有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列出了五大廉洁要求,十分醒目。
如今,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实施的14个水利工程项目工地上,都立有这样的监督牌,项目建设全过程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是2017年以来,驻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纪检监察组严把水利工程建设“廉洁关”的创新举措。
目前,普陀里湾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80%,将于2018年1月完工。几天前,在项目部的办公室内,驻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张海平约谈了施工单位负责人和监理单位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廉政点一一提醒。桌上整理齐全的《工程项目廉政责任书》时刻提醒着参建单位和工程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廉政守法意识。
近年来,以“五水共治”、农田水利建设为龙头的水利项目建设强势推进,水利投资成倍增加,反腐形势更加严峻。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纪检监察组采取创新监管载体、严格工程监督、规范资金补助、完善管理制度、主题式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提升监管实效,力促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张海平表示,在工程项目建设一线设置廉政监督公示牌,对于进一步规范主体单位的管理行为和责任单位的履职行为,强化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管单位各方的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多向互动监督机制和和双层反腐防火墙的形成,推进“两个责任”的有效落实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一步,为了让“廉政文化进工地”发挥长效作用,他们将实施新举措,如将所有项目在网上公开,让立项、审批、招投标、监理、竣工结算等流程都“可溯、可查、留痕”。同时,把廉政监督牌推广到农林水利及渔农村其他领域,通过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为打造“安全工程”“廉洁工程”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