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在景区附近经营一家餐馆已有十余年了。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自认为见识过不少大城市里精致特色的餐饮文化,又学习了市场营销、互联网宣传等相关专业知识,对他那家“土土”的小餐馆很是不屑。
“哥,你这小店也该改良一下啦,这么没特色怎么能吸引游客呀!”
“哈哈,你还年轻,我的妹妹,有些东西你不懂的。”表哥颇有自信地告诉我,“你以为我的店是靠做游客生意吗?做好公务接待才是我的重头戏。你的那一套呀,不适合咱们小地方!”
的确,在那几年时间里,我看到表哥的餐馆从原来的一间店面逐步扩张到了三间店面。开店初期为了节省成本,表哥还自己当厨师兼服务员,后来每天接电话订餐都来不及,店里雇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了。餐馆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水饮料,海鲜和菜品也有人专门供货……看来是我小看了表哥的“神通广大”。
2013年我回到舟山工作,再见表哥发现他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显得面有难色。后来才知道,自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餐馆的公务消费大幅缩减,而店面租金、人工等运营成本并没有缩减,这让表哥的餐馆一下子变得难以为继了。
表哥再一次找到我是一年之后了。他告诉我,已经把之前租下的另外两间店面给退了,保留了自己原来那家。“前段时间趁着淡季店里不忙,我也去很多城市转了转,发现确实该改改自己的经营思路了。”表哥请人把店面重新进行了设计和装修,简洁却富有舟山特色。菜品也做了相应调整,更加贴合游客的口味和需求。同时,他让我帮忙一起上大众点评网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这几年,表哥从服务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还经常到外面学习取经。现在,这个小小的餐馆已经在周边以及网上建立起了较好的口碑,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市民也越来越多。
“现在这生意感觉做得更接地气、更踏实了”,表哥的眉宇间除了从前的那份自信,更多了一种坚定,他说,“接下来我还打算把我们店里的几道特色菜包装开发成旅游商品,游客不仅在店里吃,还能把咱舟山的美味带回去。”(区海洋与渔业局 朱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