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发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制作播放警示教育片、运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近年来,普陀区纪委、区监委注重发挥纪律审查的治本功能,用活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将案例资源转为教育资源,做深做细后半篇文章,警示教育“绝大多数”知敬畏、守规矩。
编好发好《忏悔录》 强化警示教育效果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提出:“深刻剖析典型案件,忏悔录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充分发挥反面教材作用。”
普陀区充分发挥违法违纪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将近年来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编印成《忏悔录》,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读本印发至全区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1000余册《忏悔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教育。
(图为普陀区发改局、人力社保局、旅游委等单位组织学习《忏悔录》)
“《忏悔录》中收集的悔过书,每一篇都是我们身边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用政治代价写下的教训,身边人的身边事更令人深思和警醒,每一个案件、每一篇悔过书,都在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严守党纪国法。”普陀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忏悔录》中的8起“极少数”的典型案例,涉及该区各个层面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他们中有科级干部、村(社)一把手、国有企业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等。他们的悔过书以剖析自己心路历程的形式解读了违纪违法的内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警示教育意义。
据介绍,下发《忏悔录》后,该区各地各单位把研读《忏悔录》作为纪律教育内容,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了以“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违纪之路”、“我们该怎么以人为镜”、“算好人生几笔账”等为内容的座谈讨论,以此告诫党员干部时刻严守党纪国法。
拍好播好警示教育片 提高案件剖析质量
在每年农历开年的第一个全区性会议--作风建设大会上,普陀区都会以播放作风效能纪实片的形式,自行揭短亮丑,抓早抓小、开门亮纪,推动该年全区工作的开局谋篇,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红脸出汗,起到震慑警示作用。
(图为普陀区根据“身边人”拍摄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
此外,该区还精选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拍摄制作成警示教育片,运用警示教育片开展生动、直观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这几年,区纪委宣教室与普陀电视台、普陀看守所等单位紧密合作,通过提前介入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纪律审查工作,在采访筹集大量影像资料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案件,连续拍摄了《廉政课堂(一):胡阿忠案剖析》、《疏于自律、毁于“朋友”》、《廉政课堂(二):普陀区近年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剖析》等5部教育警示片。
“每次观看区纪委、区监委拍摄的警示教育片,对我的触动都很大,每次都会为片中的违纪违法干部感到深深的叹惜,身边的案例拍摄成警示教育片这个形式非常好,让人更有感触,更有代入感,更能引人深思。”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在观看过警示教育片后说。
据了解,在过去几年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区纪委、区监委还将部分警示教育片下发到有关单位,特别是违纪违法的案发单位播放,作为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教材。
建好用好反腐基地 发挥教育阵地功效
普陀看守所是全市首个县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连续几年,普陀区借助各活动平台和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在基地开展观看警示教育片、违纪违法案例展板、家规家训展板、开展党内法规测试等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把各地各单位的廉政课堂搬进基地,让警示教育更具形象化和说服力。实现了全区科级以上干部、重点岗位人员、新任领导干部和家属以及全区村(社)书记、主任的全员警示教育。
(图为普陀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展板区)
普陀区纪委、区监委先后2次共投入60余万元对基地进行新建改建,此外,为保证教育基地的规范有序运行,将基地工作经费列入到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经费的财政预算,并制订出台了《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参观须知》等相关制度。
“经过相关创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多次更新改版,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现已成为我区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廉政教育阵地。”普陀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通过更新教育内容、增添硬件设备,设计活动环节和完善基地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发挥好基地的教育作用。
据统计,近三年普陀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共接待了来自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市内外兄弟县区的党员干部共250多批次10000余人次,其中科级以上干部3000余人次,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