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约谈精准度、“1+N”无缝对接、身边忏悔警示……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今年以来,舟山群岛新区反腐倡廉创新不断、亮点频现,“渗透式”工作方法有效推进。
“廉情分析” 提高分类约谈精准度
日前,岱山县驻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在与驻在部门“一把手”交流中,一些日常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大小问题都一一写入《督查反馈报告》,并毫无保留地摆在主要领导的眼前。
一份针对综合监督单位存在问题的廉情分析,一份《督查反馈报告》,一次与干部的针对性谈话,已经成为岱山县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探头”作用的有效抓手。同时以此为主要切入点,开展分类约谈,切实提高约谈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针对新任职或新到岗的约谈对象,对其进行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廉洁从政、自警自律的廉政提醒式约谈;针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约谈对象,对其进行警示式约谈,开展批评教育,使其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针对思想状态不稳定、工作生活变动较大的约谈对象开展沟通式约谈,了解其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摸清思想动态;针对重点部门、高危部门的约谈对象,对其进行告诫式约谈,提醒其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
“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上半年梳理出廉情信息15条,提出整改落实建议17条,下发整改督办函,并不定期开展跟踪回访和整改情况‘回头看’,对整改到位的予以销号,对整改不力的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岱山县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长介绍。
无缝对接 “1+N”激发赶考热情
年岁过半,嵊泗县纪委下发“成绩单”,根据《嵊泗县2017年度党委(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检查考核办法》的要求,对各单位上半年履行主体责任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晒一晒最高分,比一比平均分,现在成了主体责任考核的常规动作。
今年以来,嵊泗县纪委创新完善了主体责任网上平台考核,每季度末根据各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针对性地开出一张“成绩单”,各派驻机构根据“成绩单”对授权监督单位相应提出“N”条整改建议,指导督促监督单位落细落实主体责任。
“你们单位得分低于平均分,不一定就是说党风廉政工作没有做到位,但是肯定存在薄弱环节。一条条对照下来,我们一起分析,找到问题根源,要采取切实措施,必须在下半年迎头赶上。”针对得分靠后的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扮好“推进器”的角色。
“‘1’提供了参考和遵循,‘N’拓展了思路和成效。”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孙红梅欣慰地说道,“1+N”机制使得考核不应付、不随意、不讲情面、不做表面文章、不走过场,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考核促进作用。
目前,在纪检监察组的建议下,嵊泗县各单位均有针对性地分析上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在自身思想认识、廉政教育载体、有效监督制度等方面查摆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忏悔记录 身边事警示身边人
近日,普陀区纪委、区监委选取了近年来该区查处的8起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汇编了一本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读本《忏悔录》。《忏悔录》以“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的形式,要求全区各地各单位把学习《忏悔录》作为纪律教育的重要内容。
“《忏悔录》中收集的悔过书,每一篇都是我们身边的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用政治代价写下的教训,身边人的身边事更令人深思和警醒。”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以“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违纪之路”“我们该怎么以人为镜”“算好几笔账”等为内容的座谈讨论,用好《忏悔录》这本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的“活教材”。
运用这种身边事例渗透教育,效果明显,对切实增强党员干部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起到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