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如何开展?舟山市普陀区早在2015年8月开始探索,派出两个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察组,分别进驻桃花镇和区农林水利围垦局两家单位,并针对两家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巡察,其“稳准狠、细深全、短平快”等工作方法,有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地生根。
稳准狠“点穴”
据舟山市普陀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县区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重在把巡视工作延伸到基层,巡察组通过主动上门查找问题线索,对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早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整改,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的发生。
巡察组转变传统工作方式,变“坐堂听诊”为“上门问诊”,紧盯全区各镇(街道)、区属单位、区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成员以及社区(渔农村)、基层站所负责人,采用年中、年度定期巡察和专项巡察方式。同时,巡察组实行的是组长负责制,一次一授权。年度巡察组的组长由区委常委担任,年中巡察组的组长由区纪委常委担任,专项巡察组的组长由区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每次巡察任务从区巡察办(筹)提交的组长候选库中选定。
在巡察人员的组成上,普陀区严格把关,以政治上过硬、抹得开面子、发现能力强的纪检监察干部为主。同时,根据被巡察单位的职责特点和线索要求,组织、人事、财政、审计、公检法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其中,并按照工作需要随机组建和派出5~7人组成巡察组,深入被巡察单位开展巡察。
细深全“放矢”
桃花镇是普陀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的第一站,也是第一个被专项巡察的单位,在进驻之前,巡察组先通过封闭函询等方式,向组织、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信访、民政等部门,详细了解桃花镇在“三资”管理、惠农补贴、信访事项等各方面的情况,梳理和汇总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力求全面掌握该镇的基础信息,带着问题去巡察,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早在进驻桃花镇的前10天,我们在普陀电视台、普陀广播电台、《今日普陀》报、普陀廉政网等媒体上就发布了巡察公告,向社会公布了巡察对象、巡察组组长名单、举报电话和联系信箱等,接受干部群众的信访举报。”进驻桃花镇巡察组的组长乐毅介绍说,一进驻桃花镇,巡查组第一时间就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动员大会,向干部群众公开了巡察组的办公地点、值班电话和举报信箱。
在巡察期间,巡察组还通过调查问卷、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走访基层站所等方式,接受了各类信访举报和相关信息。
短平快“显效”
短平快处理问题线索,是普陀区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的最大特点。对巡察中得到问题线索,开展有针对性地延伸调查、谈话问询、明察暗访进行了解核实,对发现的“病源”进行分析研判、甄别筛选,分类处理。对巡察中发现的“小病”、“小痛”,巡察组及时向被巡察单位提出处理意见,边巡边纠,立行立改;对巡察中发现的需要处理的问题线索和需要整改的重大问题,根据问题线索移交到相关部门处理,并对违纪违法行为快速问责、严肃问责,特别是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通过这次巡察,使我们镇的干部群众对纪律有了进一步的敬畏感,遵纪守法的意识也更强了,再次感受到了监督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按规矩用权、按程序办事。”桃花镇纪委副书记周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