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突出集中教育、警示教育、谈话教育、日常教育等,对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一是集中教育“打疫苗”。从2012年开始,我区区委连续四年把作风建设大会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全区性大会,区委书记以主题报告形式揭问题、讲规矩、明纪律,播放上年作风建设专题纪实片,给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及早注射“廉政疫苗”。各地各单位“一把手”带头上好“新春廉政第一课”,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行知所止。2015年,组织开展了全区党章党规党纪专题集中轮训,“唤醒”科级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二是警示教育“敲警钟”。开辟特殊“廉政课堂”,组织党员干部到普陀看守所“身临其境”体会“高墙生活”,警示法律红线不可逾越、纪律底线不可触碰,近两年共接待党员干部2100余人次。开辟旁听庭审“第二课堂”,组织发案单位、相关局办及镇、街道党员干部旁听普陀交投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某某违纪违法案庭审,140名党员干部受到“震撼教育”。开辟短信提醒“空中课堂”,重大节庆前区委书记向党政“一把手”发送廉政短信,区纪委每周发送《党章》、《准则》、《条例》、八项规定解释等,提醒党员干部不闯“红线”、不越“雷池”,近两年已发送短信40000余条次。
三是谈话教育“扯袖子”。实施“廉政监督三色卡”制度,采取约请谈话和“绿卡”提醒、“黄卡”函询、“红卡”诫勉的形式,使监督关口前置,今年1-11月已实施函询谈话15人次,发放“廉政监督三色卡”6张。严格执行廉政谈话制度,推进区纪委谈话函询工作,1-11月已对6家单位新任“一把手”及其他46名新任提任区管领导干部实施了任前谈话,书面签订承诺书,另对3名党员干部实施了诫勉谈话。
四是日常教育“吹廉风”。打造百姓家门口的“纪委”,在科级领导干部居住相对较多的东港山水人家小区创新设立“普廉工作室”,发动群众加强对在职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打造“指尖上的纪委”,上线“普陀廉政”手机APP,设置“普廉”、“要闻”、“在线学习”等五大栏目,规定区管领导干部在“在线学习”栏目需完成线上《准则》、《条例》的学习和考试任务。还通过在建设银行普陀分行、普陀农商行设立“981”廉洁自律专用账户,实现镇、街道全覆盖,使廉洁之风吹遍城乡的角角落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