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做法:一是推行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建立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通过降低补助起点,扩大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比例等方式,将年度基金结余控制在10%以下,参保人员住院实际补偿率达25%左右,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目前,全区渔农民参保人数达12.5万人,参保率达77.58%。该制度实施近2年来,有9.2万人享受了医疗补助,补助金额达1020万元。二是实施渔农民健康工程。通过主动上门、电话预约,为渔农民提供健康教育、健康随访、社区巡诊等医疗服务。定期开展下海岛送医送药活动,向海岛群众赠送药品价值6万余元。同时,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和渔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为参加合作医疗的群众提供2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三是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开展“廉政在卫生、满意在医院”活动。采用听报告、看警示教育片、读文思廉等形式,开展专题廉政教育;明确医务人员拒收“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各项要求,500余名医务人员在《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承诺书》上签名。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立投诉信箱等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四是开展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扩大药品公开招标范围,今年以来,区级医疗单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达11次,招标药品种类已达到1108个,占总数的70%,通过招标降低药价,让利患者210万元。五是打击与规范并举,整治医疗市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营、私营医疗机构违规诊疗、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师未注册等情况进行了查处,对25家非法医疗诊所予以取缔。制订出台了《普陀区民办医疗机构执业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的门诊登记、消毒制度等16个方面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对不合格单位责令限期整改。 (区卫生局纪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