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首  页 要闻动态 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监督曝光党建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别让“包打听”坏了政治规矩

        来源:         发布时间:2016/8/1 8:51:33     点击量:1117

            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遇到以人情为由,为当事人请托说情、打听过问,甚至直接干预纪律审查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古人讲,“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遵守党的纪律,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义务。然而,总是有一些“包打听”干部,视纪律为无物,或是以好奇心为名,到处打听人事动向、决策部署等,不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罢休;或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四处散播小道消息,美其名曰“民间组织部长”和“新闻发言人”;或是泄露内部消息、组织机密,甚至以此谋取私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包打听”干部所求无非有二:一是炫耀能耐,通过有意无意地发布“内幕”,以显示自己“朝中有人”和“关系通天”;二是权力寻租,四处钻营,充当权力掮客,占便宜、捞好处。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政治“潜规则”、官场“厚黑学”,破坏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不良风气。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任由这种不良风气蔓延,不仅会让干部队伍内部乌烟瘴气,更会污染党内政治生态。而就执纪审查本身而言,必须严格保密,容不得一些人在审查过程中充当“顺风耳”,更容不得走漏风声、通风报信,否则党内监督工作必然会陷入被动,甚至停滞不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甘肃省纪委出台规定遏制这一不正之风,无论是对于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而言,还是对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来说,都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开‘暗门’,不留‘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规矩定下了,就要照办;纪律出台了,就要遵守。国事无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领导干部“包打听”,就要被记录在案,严肃问责;纪检监察干部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同样要被问责。失责必问、动辄则咎,才能强化震慑、不敢、知止的氛围,铲除“包打听”滋生的土壤。

            当前,地方换届工作正有序进行,最不容“包打听”坏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让“包打听”无所遁形,才能为换届等各项工作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本站第 位访者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01502号 技术支持:网乐科技
        中共舟山市普陀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舟山市普陀区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舟山市普陀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舟山市普陀区监察委员会